認識鏡像神經元
冠廷的瓷盤作品:從模仿到創造
回想97年讀特教碩士班一年級時,
先備知識真的不足,
對於授課的內容時常來不及反應或無法類化。
經過休學這一年的消化吸收,加上參閱相關資料,
總算有點概念。學者專家歷經辛苦的研究,
往往得到某些結論並提出建議,
閱讀後總讓我獲益良多。
為了要研究唐氏兒的教養策略,我蒐集一些資料,
更在眾多以教學研究為主題的報告之外發現,
特殊教育結合醫學之必要。早療、職能治療、物理治寮,
甚至心理衛生,都不能離開醫學的範圍。
我在尋找心理學理論基礎之外,發現有關「大腦」的研究,
真的可以給老師和家長作參考。
人類的大腦皮質中有一組神經元,只要觀看別人動作,
便在腦中重現相同動作,彷彿鏡子般投射出該行為,
因此被命名為「鏡像神經元」(mirror neuron)。
鏡像神經元的活化,使得我們可以透過模仿來學習;
透過模仿,我們察知別人表情和情緒的改變,
也瞭解別人的心智狀態,並瞭解自己,
產生感同身受的同理心。
可以說,由於鏡像神經元的作用,
使我們能夠理解別人行為、意圖或情緒,彼此溝通。
經過腦波和腦部核磁共振掃瞄,
發現自閉症患者的的鏡像神經元活性較一般人來得弱,
而且症狀越嚴重,其活性越弱,這個「破鏡理論」的發現,
可應用於溝通社交障礙及自閉症等治療。
我因此想到:唐寶寶的善於模仿是由於鏡像神經元的活化嗎?
學習的方式:唐寶寶善於模仿
認識鏡像神經元,相關的書籍有:
《天生愛學樣》、《大腦當家》、《你的心情不好,我知道》。
在《科學人》雜誌2006年12月號、2009年10月號有相關介紹。
人際關係的學習:冠廷贈送瓷盤給琉球的爺爺
心圃於2010.08.30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