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部之旅 (好吃的芋圓!)
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,展開三天的北部之旅。
清晨五點,天濛濛亮,拎著簡單行李,踏上返鄉旅程。
之一:九份
依山勢而建的小屋,沿著彎曲的小路站立兩旁。
拾級而上,在連續努力爬登數層台階之後,驀然回首,
往往可見到山下特殊的風光。
小城故事多,這裡是典型的山城:
不可思議的建築功力,和無比強韌的生命力。
台階的盡頭轉個彎,隱身其中的老街令人驚豔!
各式各樣別具特色的小吃,民俗工藝和展現創意的作品,
目不暇幾之餘,多了幾分親切。
不能免俗地吃了一碗芋圓,真的好吃!
之二:三峽
香煙繚繞的祖師廟,遊客與香客都不少,擠滿了廟的中庭。
解說員詳盡的說明,我們跟著看建築,看木雕,看石雕,看獅子,
覺得看懂了一些,也對先民重視天地人的敬天傳統有初步認識。
廟宇是神明的家,祖師廟經過幾十年的整修,
尚未完成,更顯現民眾的誠心。
離祖師廟约五分鐘路程,「李梅樹紀念館」隱身在一條小巷中。
位居一樓的美術館,展示了油畫多幅、素描、筆記本、獎狀,
還有中學制服。
畫家的兒子站在一幅大畫前面,很得意地說:
「畫裡的小孩正是我!」
趕忙和他來個大合照!覺得時間真是快啊!
祖師廟加上李梅樹,不知道是誰造就了誰?
之三:米勒
歷史博物館外長長的人龍,和館內擁擠的人群,
都是為了來看「驚豔米勒」!我們的團體也是慕名而來。
當我的腳步停留在「拾穗」和「晚禱」前面,
耳邊聽著 蔣勳 教授的導覽,竟然不敢相信!
世界名畫的真跡就在我的眼前。
米勒自稱是「農夫中的農夫」,他有親身的觀察和體會,
才能畫出農民的心聲,反映所處社會的大環境和人民的需求。
藝術不朽,正因為它的時代性和社會性。
(我的寶貝兒子)
之四:朱銘美術館
金山的山上, 八甲 多的土地,一位雕刻藝術家苦心經營十年以上,
才有今天的規模。
「太極」系列的作品,在綠草地上格外生動;
「人間」系列的阿兵哥,就出現在觀賞美術館的路程中,
有負傷的,有成隊等候訓示的,有陸海空三軍;
「鄉土」系列的作品,則刻畫現代生活的眾生相,有小憩的遊客,
有撐傘的紳士,有家庭的出遊。
藝術由於分享而不朽!
之五:鳳凰
第八號颱風擁有美麗的名字。她令人懾懼!
為了她,與畢沙羅擦身而過!
為了閃避她的摧殘,急忙賦歸!
北部之旅在風雨中畫下句點。
心圃於2008.07.2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