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李白〈行路難〉
包包帶著《李白》,覺得很安心,也想跟著他學浪漫。
只是個把月來,進度有限,還停頓在樂府,
每一首幾乎都顛覆以往的詩仙印象。
〈行路難〉,本古樂府《雜曲》舊題,
寫世路艱難和別離的悲傷。
李白的〈行路難〉第一首,充滿抑鬱不平的感慨,
同時也表現出自信的精神: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。
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劍四顧心茫然。
欲渡黃河冰塞川,將登太行雪滿山。
閑來垂釣碧溪上,忽復乘舟夢日邊。
行路難,行路難,多歧路,今安在?
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雲帆濟滄海。
詩人在離筵上瞻望前程,只覺前路崎嶇,歧路甚多,
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?儘管如此,
他相信仍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,
掛上雲帆,橫渡滄海,到達理想的彼岸。
這首詩一共十四句,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,
但因為它表現了詩人情感的激蕩起伏、複雜變化,
因此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。
我在此詩中感受到李白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、
抑鬱與追求,急遽變化交替。
看得出來他內心有對理想的執著,
也有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力量。
李白詩作反映了特殊的時空背景和人生際遇,
讓才氣縱橫的詩仙不免有「行路難」的慨嘆。
讓我心有戚戚的是,近日的心境也有「行路難」的挫折感。
希望我不要氣餒,也能鼓勵自己像詩末兩句一樣:
長風破浪,直掛雲帆!
心圃於2010.01.1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