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 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》讀後


導師推薦的這本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》
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),
在暑假開始的第一週終於看完了。



很巧的是,昨晚看到的HBO影片正好上演《我的火星人小孩》。
兩者間有共同點,也都讓我感動。




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》(1995)的作者
是英國出生的美國神經科醫師:奧利佛‧薩克斯(
Oliver Sacks)。
他寫過《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》(
1985)、《睡人》(1973)。




受到蘇俄神經科醫師盧力亞(對整體論堅持的科學家)的影響,
他發展出「街頭神經學」觀念,
主 張 醫師不僅要面對門診時的病人,
更要看到處於日常生活環境中的病人。




由於多了「街頭」的考量,
「治癒」的定義改變,不再以回歸常模為唯一標的;
「疾病」的意義也重寫了,
它不代表無能或缺陷,而是蘊藏正向意義,等待人們去反思。
在書中他寫下病人的生活故事,而不只有症狀的紀錄與解釋。



書序為王浩威的<薩克斯的魅力>,
他認為學習到同理心,才可能將偏見與歧視加以消除。

他提到:

在傳統觀念裡,我們習慣將病人或殘障人士視為他者,
不同於「我們」的存在,因為這樣的差異,
我們還是永遠站在「我們」的立場思考人類的一切,
不管是心理、環境、人際關係等等。
而我們的世界,也都是用「我們」的方法所看到的世界。




而薩克斯的自序<想像之外的國度>,
呼籲讀者正視疾病的創造力。
缺陷、疾病,扮演矛盾角色,
卻可以讓人發揮「創造性」的潛力,
正是本書的主旨。




作者到病患真正生活的世界,
分享他們的生活,寫下他們浴火重生的故事,
有:失去色彩的畫家、最後的嬉痞、
精采過活的妥瑞氏症醫師、寧可再度失明的人、
用畫筆重建故鄉的人、孤絕的奇才、
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。




妥瑞氏症、自閉症、失憶症以及完全色盲的人,
他們同樣是人,也是獨特的個人,
每一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世界,也創造了他自己的世界。




看到第一個故事時,就相當震撼:
如果我看不到顏色,會怎樣?
觸目所及是灰泥泥的,你吃得下?睡得著?
一位畫家眼中失去色彩,他要如何作畫,
人生還有什麼樂趣?




第三個故事是一位妥瑞氏症的 樂觀 醫師,
他結婚生子,開起刀來醫術一流,還可駕駛飛機。
讓人聯想到影片《叫我第一名》,
同樣是妥瑞氏症奮鬥成功的例子。




第四個故事,久已失明的人經過手術恢復視覺,
原本高興地結婚,為何又寧可再度失明?
或許他已習慣以聽覺和觸覺來摸索的生活模式,
要去適應明眼人的生活也有困難。
讓人想到:盲人真的希望「看見」嗎?
一旦開刀恢復視覺,又有什麼要克服的問題呢?




而第五個故事是失憶症藉著繪畫追憶故鄉、童年,而重生;
第六個故事是自閉症奇才(學者症候群),
盲人湯姆用神乎其技的音樂擄獲人心,
獨鍾於建築的史蒂芬用畫筆捕捉事物的神髓。




最後一位是《星星的孩子》作者天寶‧葛蘭汀的故事。
她雖是自閉症,卻拿到動物學的博士學位,任教大學。




讀著每一個生命故事,
深入去感受病症的衝擊和生命的創造力。
在作者醫學的分析與流暢的敘說下,
體會到同理心與接納包容的可貴,
這真的是一本質性研究的範例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心圃於2009.07.08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